首页 >> 健康饮食 >> 喝什么 >> 正文

科学喝水千万不能错过的7大最佳时刻

来源:网络来源 时间:2014-5-22 14:35:00 点击:-

“水是生命的源泉”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话,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水。在生活中科学喝水还能防治疾病,那么什么时候喝水对身体最好呢?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喝水的7大最佳时刻。

起床后

早晨起床后适量多饮些水,可补偿夜间水分的消耗,对预防高血压、脑溢血、脑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
三餐前约1个小时

餐前约1小时空腹喝水,可使水分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,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,保证分泌必要的、足够的消化液,来促进食欲,帮助消化吸收,同时可以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,还可以避免临睡前口渴饮水,导致起夜、第二天眼睛肿等。

上午、下午工作间休

工作期间喝水,可以补充由于工作流汗及经尿排出的水分,而且体内囤积的废物也会因此顺利排出。

晚上睡前

睡前不能喝太多水,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,但也不能不喝水,应该抿两口再睡觉。因为当人熟睡时,体内水分丢失,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,血液黏稠度变高。临睡前适当喝点水,可以缓解该现象,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。此外,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,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。

生病时

便秘的人应特别注意汲取足够水分,多喝水可以刺激肠的蠕动并软化大便。感冒发烧时多喝水,能促使身体散热。膀胱炎患者要比平常喝更多水,使尿量增多,增加冲洗流通量,缓解炎症。

开空调半小时后

空调房内空气干燥,容易造成人体水分流失,鼻腔等处黏膜过干,甚至引发支气管炎。因此,在空调房逗留超过半小时以后,就要及时补充水分,白开水、矿泉水、柠檬水等即可,水温以40℃左右为宜。

洗澡后

洗完澡,很多人常常觉得渴,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。殊不知,洗热水澡后,身体受热血管扩张,血流量增加,心脏跳动会比平时快些,喝太快会对健康不利,尤其是老人,应该小口慢速喝下一杯温水。

标签:科学喝水   血流量   健康  
相关内容: